3月25日,國務院印發《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的意見》,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予以分工部署,具體如下:
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年內持續推進)
推動能源革命,確保能源供應,立足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推進能源低碳轉型。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有序減量替代,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推進大型風光電基地及其配套調節性電源規劃建設,加強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提升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支持生物質能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年內持續推進)
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推進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節能降碳,強化交通和建筑節能。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年內持續推進)
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完善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政策,發展綠色金融,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人民銀行、國家統計局、國家林草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年內持續推進)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和碳視角
環境產品聲明(EPD)、碳足跡對企業的意義:
1. 滿足客戶的期望,有效應對國際綠色貿易壁壘,促進企業出口。隨著國家大力推廣綠色低碳事業,越來越多國家及地區的客戶要求供應商提供其產品的EPD、碳足跡評估報告;
2. 提高企業聲譽,強化品牌建設,體現社會責任。企業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是展示企業主動承擔減少環境影響的社會責任,從而提高企業的聲譽;
3. 降低企業成本,發掘企業節能減排潛力,助力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產品碳足跡是顯示產品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的工具,可以清晰的體現出產品高環境代價的緩解并進行改善,可為企業發現降低財務成本和環境成本的潛力。
自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國材認檢一直致力于碳排放調研工作,不斷提升低碳領域科研能力,積累了領先的行業經驗及技術實力,并具備了環境產品聲明(EPD)、碳足跡(CFP)的核算與驗證的技術能力,為最終雙碳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如需了解“環境產品聲明(EPD)”、“碳足跡”相關信息,請聯系:010-88082331,18810278209(同微信)
產品認證:010-88082309
010-88082333